食盐之路曾与丝绸之路齐名

7世纪上半叶,唐朝的强盛重新让“丝绸之路”焕发活力,而统一雪域高原的吐蕃则打通了“食盐之路”。因为地处南亚、中亚和青藏高原之间,阿里成为“食盐之路”之枢纽。相比备受追捧的“丝绸之路”,曾是青藏高原交通要道的“食盐之路”,还不为公众所熟......阅读更多

韩流汉潮交相促进

韩国电影近年来迅速崛起,韩国青年热衷观看本土影片。摄影/李攀 随着中韩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韩国文化产业也随之大举“西进”。1998年冬,韩国的“酷龙组合”以令中国年轻人耳目一新的韩国流行音乐,成功敲开了北京文化市场的大门。接着,先是北......阅读更多

青稞青藏高原的精气之源

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被藏族驯化成可以种植的品种青稞这一古老的物种,耐寒、耐旱、耐贫瘠最能诠释青藏高原的一切气质 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各地又迎来收获青稞的日子,当地村民都会举行“望果节”来庆祝丰收。藏语中的......阅读更多

雪山草地间的盘桓

翻雪山过草地是长征中最为艰难的路程,缺衣少粮的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地广人稀,雪峰连绵的川西北高原历来为兵家活动之大忌,为何会选择这种边缘地带北上?松潘具有关系全局的战略意义,善于长途奔袭的红军为何会与之失之交臂? 阿坝县城 摄影/高......阅读更多

难以弃舍的古城郧阳

30多年前,郧阳古城沉没江底,郧阳人经受了彻骨之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又将有10万人含泪离开他们深爱的家园。拂去岁月的尘埃,缀起文明的碎片,郧阳以生命起源的久远和文化积淀的丰厚而令人惊叹。 郧阳老城全景 郧阳府城建于明成化年间,......阅读更多

长征79年前的血色行走

70年后的今天,看着地图上那用红色箭头指示着的路线图,遥想当年风雨如晦的岁月,似夹金山的雨雪吹打在脸上,似大渡河的罡风呼啸而过,也似茫茫草地里挥之不去的霏霏淫雨。 松潘草地 摄影/刘乾坤 展开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红军长征的路线如蛛网一......阅读更多

酥油弥漫雪域高原的气息

众多风物中,如果选一种代表气息,那一定是酥油:在人生活中,家家户户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酥油茶,寺庙供神尊佛必点酥油灯。酥油还可以入药、泡酒,产生酥油花这样的艺术品。对于外地人来说,只有闻惯了这“奶黄金”的气味,才算真正与结缘了。 酥油是藏......阅读更多

那一片属于世界的金黄

世界2000多万公顷的油菜田每年为人类提供四五千万吨的油菜籽。中国、加拿大、印度和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都是油菜籽生产大国,每个国家油菜籽的背后有什么独特故事呢?在中国,油菜花不仅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还是备受青睐的观赏植物,世界上,又......阅读更多

邛窑改写中国的陶瓷史

邛窑是四川遗址面积最大、烧造时间最长、出土文物最丰富、器物流散最广的古瓷窑,并被中国古陶瓷专家称作是高温釉下三彩和彩绘瓷的故乡。在中国陶瓷以“南青北白”而闻名的隋唐时期,邛窑就以釉色丰富、器型多样、工艺高超而称雄于世。邛窑先进的工艺对......阅读更多

跨越边缘地带的足音

为了跨过长江进入天府之国,石达开和选择了惊人相似的道路,从黔北的赤水河到川西的大渡河,他们都围绕着四川盆地画了一个大大的“L”形。太平军覆灭了,红军却飞越了绝地安顺场,这是为什么呢? 贵州喀斯特地貌 摄影/李贵云 茅台渡口位于遵义西北......阅读更多